香港问题牵涉两大集团的根本利益
信源:潘宜远博客|编辑:2019-08-30| 网址:http://www.popyard.org    抄送朋友打印保留  
【八阕】一个劳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好地方:http://www.popyard.org
【八阕】郑重声明:本则消息未经严格核实,也不代表《八阕》观点。[服务使用须知]【八阕】一个劳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好地方:http://www.popyard.org
广告资讯


香港出现一国两制局面,确实是邓小平政治的一项了不起的功绩。促成此功有一个英国人起了关键作用。此人名曰爱德华•希思,曾是保守党籍的首相。
希思是英国加入欧共体(后为欧盟)的主要推手。现在,英国逐渐走向硬脱欧,对此公是个不小的讽刺,尽管其人身死十四年。香港今天现状同样对希思是个讽刺,同时,也涉及到以其为代表的整个西方社会的在港“撇油儿集团”之利益。
1974年3月,希思卸任首相(因党内选举败给撒切尔夫人),一年后做起北京政治生意:从1975年5月到1987年4月,共八次来华会见邓小平,每次必谈香港“回归”。西方卸任政治家谋求国际经济利益是正常现象,不受本国法律追究,因此,不仅身无子嗣(终生未婚)的希思可以做北京政治生意,而且基辛格在大中华地区做得风生水起也很正常。
基辛格集团在香港的“撇油儿”是明面的,希思的众多利益相关者在香港的“撇油儿”则是暗中的,低调得不能再低调。现在,香港“乱局”有失控趋势,无法排除希思(更及英国)在港的“撇油儿集团”促成北京开枪的隐秘操作。希思在首相任内(1972),英国就发生过军队对北爱尔兰独立势力的示威开枪事件(致14名和平抗议者丧命),这次开枪成为十七年后邓小平下令天安门开枪的重要范本。
至于希思是否通过特定渠道建议邓小平开枪,还要留给日后的史学来解决。不过,现在可以判定的是:西方世界在港“撇油儿集团”希望北京以武力镇压的方式终结香港“乱局”,而决非会为香港失去中国资金之门的地位而忧虑,因为即便是八九六四北京屠城之后,邓小平还是搞了“洋跃进”----以南巡讲话方式力推第二波经济膨胀,从而为以基辛格集团为代表的西方政商势力提供了新的“撇油儿”机会。
导致香港社会经济畸形的主导力量之一是北京的权贵资本,它们或是经过绕弯方式把自己包装成外资,或是以与西方在港“撇油儿集团”合作的明显方式,在香港谋求暴利。它们不良经济作为的直接后果是最大限度地推涨香港房价。而董建华的失败无非是八万公屋计划打击了当时房价,尽管董前特首的整体治理并没更多值得夸奖的地方。
所谓送中条例,就是林郑反动代理集团为上述两大势力营造政治安全的努力。尤其是为来自北京的权贵资本营造信息安全环境,使他们的恶行不被异议力量所揭发。其实,早在2015年,北京潜伏在香港的信息安全力量就基本明面化活动。比如,以民族主义面目出现的所谓文人(作家,甚至自涂异议色彩)就把搜集大陆匿名作者在香港的言论行为、分析出匿名者真实身份,为主要工作内容。

| 共 2 页: |

评论

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

潘宜远博客

实际上这个时候,在她的腿上形成的血栓已经移动到她的肺部,并限制了她的呼吸